春天怎样养生防病?专家支招
春风轻拂江南岸,唤醒了满田野的生机。每当提及江南,最忆是那金黄的油菜花海。那如波涛般的遍野黄花,在春风的怀抱中摇曳生姿,引来群群喧嚣的蜜蜂和彩蝶,共同谱写出一曲如梦如幻的田园乐章。
季节更迭与天气的变化,如同自然的调色板,既能调出人们愉悦的心情,也能引发心境的恶劣。想起范仲淹在春光明媚或皓月当空之时,依然能够感受到心旷神怡,忘却宠辱,把酒临风,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欧阳修在萧瑟的秋声中,感叹草木无情,人生百忧在心,万事劳形。
不仅如此,季节与天气对人的生理也有显著影响。黑暗环境会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这种化学物质能抑制生殖功能。北极地区的因纽特妇女在漫长的冬季会暂停排卵,直至春暖花开的时节才恢复月经来潮。
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影响,季节与天气对人们的心理疾病也有不容忽视的诱发作用。精神病学中存在一种名为“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疾病,常在秋末冬初发病,春夏缓解。特别是在气候严寒、昼长夜短的北欧地区,女性患者居多,症状以抑郁为主。
民间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菜花黄,痴子忙”。指的是冬去春来,油菜花开出一片金黄之时,正是精神病患者发病的高峰季节。这一说法也被现代精神病学研究所证实。学者们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冬春季会出现明显的躁动不安,可能与气压变化、日照量增减等因素有关。对于精神状态本就不稳定的患者来说,湿闷的春天更容易引发困倦和多梦。
除了七情内伤等因素,祖国医学认为六淫侵袭也是精神病的重要病因。六淫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类自然因素。根据巢元方的观点,《诸病源候论》指出,“癫疾”是由“风邪所伤”,而“狂病”则是由于“风邪入并于阳”。祖国医学还强调“贼风邪气”等外界因素的致病是通过机体的内因起作用的。
专家们提醒,及早认识和发现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早期症状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当患者出现情绪波动、原有症状重现、拒绝服药、学习工作生活能力下降等表现时,特别是无明显原因连续出现睡眠障碍时,家属需警惕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加强心理治疗与社会支持、采取正确的家庭干预措施、坚持服药治疗等都是必要的。因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治疗,家属必须加强督促。
在防治精神病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借鉴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还要深入领会祖国医学的智慧。寄语精神病患者和家属:菜花黄时,不必惊慌;注意防治,自然安康!我们也要铭记医家古训,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身心和谐,才能尽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