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预防检查
近年来,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惊人的增长趋势,已从二十年前的癌症发病比例倒数第二位跃居男性癌症的第五位。前列腺癌的临床治愈率相对较高,通过前列腺癌筛查,大多数前列腺癌有可能在早期被发现,从而给予患者根治的机会。那么,为了预防前列腺癌,我们需要进行哪些检查呢?以下是详细的解答。
目录:
一、前列腺癌不可忽视年龄因素
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年龄息息相关。主要是老年男性易发,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以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近似指数增长。除此之外,家族史、种族、外源性因素、内分泌因素等也对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影响。
二、前列腺癌预防检查
2. CT和MRI检查:虽然对早期较小的前列腺癌症诊断意义不大,但对确定局部肿瘤浸润及晚期局部淋巴扩散有帮助,可以为前列腺癌的分期提供信息,帮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估计预后。
3. 直肠指诊:因前列腺癌好发于前列腺的后侧叶包膜下腺体,故直肠指诊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检查时应注意前列腺的大小、形态、有无结节等情况。
4. 实验室检查及放射免疫检查:包括前列腺液涂片细胞学检查、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血清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等。其中,PSA已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指标,但特异性不高。近年来,游离PSA的百分比测定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通过上述检查手段,我们可以早期发现并预防前列腺癌。预防胜于治疗,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筛查,及早发现问题,是保护男性健康的重要措施。五、前列腺穿刺抽吸活检:对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至关重要。为了早期确诊,可在肿瘤尚未局部扩散或远处转移之前,进行前列腺内硬结穿刺活检。与原始的手指导引穿刺相比,现代B超导引穿刺大大提高了准确率。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准确率高达86%,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准确率在80%-95%之间。
六、X线检查:
(一)造影检查:
1.淋巴造影: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对于推测淋巴转移情况、判断预后以及制定治疗方案。据报道,其准确率可达86%。此方法对微小转移灶的显示较为困难,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2.静脉肾盂造影:有助于了解上尿路情况,提供前列腺癌扩散的线索。排尿后的X线片可以无创地显示残余尿量,如显示上尿路积水,则提示前列腺癌已至晚期。
3.前列腺造影:通过会阴穿刺至前列腺注入造影剂后拍摄骨盆片,可以显示整个前列腺,包括手指触不到的结节。
(二)骨骼系统及肺部X线摄片:前列腺癌常有骨转移及肺部转移,因此胸部及骨骼的X线检查对癌症的分期至关重要。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骨盆、腰椎、肋骨、股骨和颅骨等,X线片会显示成骨或溶骨表现。
七、放射性核扫描(ECT)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对于诊断前列腺癌的骨转移具有敏感性,比X线片早半年左右发现骨转移。在患者的随访和预后方面,连续骨扫描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关于前列腺癌患者应该吃的食物:
1. 橘子:含有红桔素、川皮苷和维生素C,研究发现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饮食可以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几率。
2. 番茄:含有大量β胡萝卜素,有助于吸收番茄红素,可能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
3. 西瓜:也含有大量的番茄红素,其含量甚至高于某些番茄品种。
关于前列腺癌患者适合的运动: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因为运动可以保持内分泌稳定并调节免疫功能。快步走和游泳被认为是特别有益于前列腺癌患者的运动。研究发现,每周快步走至少3小时的前列腺癌患者,其病情扩散的速度较慢。游泳可以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消退。
前列腺癌的高发人群:
1. 性放纵者:年轻时性生活混乱的男性日后患前列腺癌的机会较高。一项调查指出,若男性在20岁左右感染人类乳头瘤病菌(HPV),可能在几十年后引发前列腺癌。
男人的坐高之谜与前列腺癌风险
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在对28名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人体解剖学研究后,发现这些患者坐在椅子上的高度明显高于同等身高的健康者。更深入的研究表明,性激素睾丸酮浓度较高的人群,在发育期间坐高的增加速度也更快。这种高浓度的睾丸酮可能会引发前列腺细胞内的微妙变化,刺激致癌细胞的生长,从而在成年后引发前列腺癌。
再来说说秃顶与前列腺癌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秃顶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概率是不秃顶男性的两倍。这种秃顶现象可能与青春期时的睾丸激素水平密切相关。早在青春期,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就可能与体内的睾丸酮水平存在某种联系。荷尔蒙也与秃顶有关,这进一步证实了秃顶与前列腺癌之间的潜在联系。
说到好徒,专家们认为除了饮食和生活习惯外,过度的视觉和心理性刺激也可能导致雄性激素分泌旺盛,这也是前列腺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诱因。性刺激与前列腺快速增长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显示,患有增生和炎症的前列腺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是正常腺体含量的两倍,胆固醇升高也是前列腺癌的一个重要诱因。而前列腺癌的发生也与激素密切相关,尤其是雄激素可能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对于那些经常上夜班、生活作息不规律的男性来说,生物钟的紊乱可能会导致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褪黑激素分泌量下降。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男性的前列腺癌风险更高。
这篇文章揭示了男性前列腺癌的几个高风险因素,包括坐得太高、秃顶、过度追求性刺激以及生活作息不规律等。这些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前列腺癌的成因,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