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挂号与初诊
线上挂号:多数肿瘤医院支持通过官方APP、公众号或第三方平台预约挂号,如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每天下午3点开放7天内号源(含当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则建议初诊患者优先申请普通号以提高成功率。
资料准备:初诊需携带病理报告、影像资料(如CT、MRI胶片或电子影像)、血液检查结果等核心文件,便于医生快速评估病情。异地就医患者需提前完成医保备案。
2. 就诊与检查
分诊流程:部分医院实行分区域挂号(如按患病部位划分),就诊时需在自助机或护士站签到,等待叫号。
检查安排:医生面诊后开具检查单,如抽血、CT等。注意检查项目的顺序和预约时间,避免因前置检查未完成而延误。部分医院支持线上预约检查(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互联网门诊)。
3. 治疗与住院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肿瘤定位、定性及分期结果(如早中晚期),医生会推荐手术、化疗或靶向治疗等个性化方案。
住院办理:需凭住院通知单缴费,预住院患者可能需先完成空腹抽血和检查,待正式床位空出后转入。部分医院支持线上开具入院通知单。
4. 术后护理与复查
术后注意事项:包括饮食调整(从流食逐步过渡)、伤口护理(保持干燥、避免牵拉)及适度活动,避免烟酒、熬夜及腌制食品。
定期复查:通过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等监测恢复情况,建议利用互联网医院功能预约检查或复诊。
提示
效率优化:初诊患者可先通过专病门诊完善检查,再转专家门诊,节省时间和费用。
- 心理调适:术后保持积极心态,及时与家人或医生沟通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