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肝脏多发肿瘤(即“肝上长满了肿瘤”)的患者,介入治疗仍可能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但需结合肿瘤的具体情况、肝功能状态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综合评估。以下是关键信息
1. 介入治疗的可行性
适应症广泛:介入治疗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的肝癌患者,包括多发肿瘤、晚期肝癌甚至部分转移性肝癌。通过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局部消融(如射频、冷冻等),可控制肿瘤生长。
多发肿瘤的处理:对于肝内弥漫性或多发肿瘤,介入治疗可分批分次进行,通过多次栓塞或消融逐步缩小肿瘤负荷。
晚期肝癌的效果:即使晚期患者,介入治疗仍能通过切断肿瘤血供(肝动脉栓塞)显著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症状(如腹痛、黄疸)。
2. 治疗局限性
治愈率低:介入治疗多为姑息性,难以完全消灭肿瘤,尤其是血供复杂或体积过大的肿瘤(如直径>10cm),需结合其他疗法(如靶向药、免疫治疗)。
肝功能要求:若患者肝功能严重衰竭(Child-Pugh C级)或凝血功能极差,则可能无法耐受介入治疗。
3. 新技术与综合治疗
钇90等核素治疗:对于部分晚期患者,钇90微球放射栓塞可精准杀伤肿瘤细胞,可能只需单次治疗,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联合其他疗法:介入治疗常与消融、全身治疗(如化疗、免疫治疗)联用,以提高疗效。
4. 风险与并发症
常见副作用包括术后疼痛、发热(通常为低热)及暂时性肝功能损伤,多数可通过药物缓解。
肿瘤体积过大或位置靠近肝被膜时,疼痛可能更明显。
肝上长满肿瘤的患者仍可考虑介入治疗,但需由医生评估肿瘤分布、肝功能及全身状况。虽然难以根治,但能有效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可能需多次介入或联合其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