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的手术方式中,确实存在从腹部开刀的术式,主要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肿瘤或广泛性肿瘤的情况。以下是相关手术方式的详细介绍:
1.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开放手术)
手术方式:通过下腹部正中切口(长约10-15厘米)进入腹腔,完整切除膀胱及周围可能受侵的组织(如前列腺、精囊或子宫附件),同时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
尿流改道:切除膀胱后需重建排尿系统,常见方式包括:
回肠代膀胱术:截取一段回肠作为储尿囊,连接输尿管并在腹壁造口。
输尿管皮肤造口:直接将输尿管引出至腹壁皮肤。
适用情况:肿瘤侵犯肌层、多发或反复复发的非肌层浸润性肿瘤。
2. 膀胱部分切除术
手术方式:通过腹部切口切除肿瘤及部分膀胱壁,保留剩余膀胱功能。适用于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肿瘤且位置允许部分切除的病例。
优势与局限:可保留排尿功能,但需严格筛选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较高。
3. 手术步骤(以开放手术为例)
切口选择:多采用下腹正中切口或旁正中切口,便于充分暴露膀胱及盆腔器官。
术中探查:确认肿瘤范围及淋巴结状态,决定切除范围。
术后护理:需密切监测造口或新膀胱功能,预防感染和电解质紊乱。
注意事项
术后复发:开放手术后仍需定期复查(如膀胱镜、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复发可二次微创治疗。
生活质量影响:尿流改道可能需长期护理造口或适应新膀胱排尿模式。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手术过程或术后康复细节,建议结合临床医生评估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