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见类型与特征
非骨化性纤维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通常无症状,多为偶然发现。病变多位于长骨干骺端(如股骨),X线表现为偏心性溶骨性病变,边界清晰伴硬化边。多数病例可自行愈合,无需手术干预。
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黄色瘤):罕见,由组织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构成,好发于成人长骨(如股骨)。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或肿胀,需手术切除(如刮除植骨术)以防止病理骨折。
骨纤维瘤病:青少年多见,常无症状,但可能因骨质破坏导致疼痛或病理性骨折。影像学显示囊性病变,无症状者可观察随访。
2.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X线或CT可初步判断肿瘤性质,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溶骨性病变;MRI用于评估软组织侵犯及水肿。
病理活检:确诊需通过组织学检查,排除恶性可能(如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3. 治疗原则
保守观察:无症状的小肿瘤(如非骨化性纤维瘤)建议定期复查(每6-12个月拍片),多数可自行愈合。
手术治疗:若肿瘤较大(如超过5cm)、有膨胀性生长、导致疼痛或病理骨折风险高,需手术干预。常用术式包括刮除植骨术或边缘切除术。
4. 预后与注意事项
良性肿瘤术后复发率低,但需长期随访以监测是否复发或恶变。
儿童患者需关注肿瘤对骨骼发育的影响,如骨囊肿可能需早期激素治疗或手术。
若发现股骨病变,建议尽早就诊骨科或肿瘤专科,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