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塞介入肿瘤怎么做_栓塞介入手术是什么意思

抗肿瘤食物 2025-08-09 12:14抗肿瘤食物wwww.zhongliuw.cn

什么是介入栓塞手术

介入栓塞手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通过在血管内放入栓塞剂来堵塞目标血管。这种手术的核心原理是"断其粮草,饿死肿瘤"通过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肿瘤因缺血缺氧而坏死。

介入栓塞术属于介入放射学范畴,医生会在影像设备(如X线、超声等)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插入血管,直达病变部位,然后注入栓塞物质。这种技术避免了传统开刀手术的大创伤,具有精准、微创、恢复快的特点。

肿瘤介入栓塞术的操作过程

1. 术前准备:首先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明确肿瘤的位置和供血血管情况。

2. 建立血管通路:通常在腹股沟处穿刺股动脉,插入导管鞘建立操作通道。医生会先打局部,然后以20-30度角度穿刺动脉。

3. 导管引导:在影像设备实时引导下,将导管和导丝逐步推进,超选择性地进入肿瘤的供血动脉。这个过程需要高超的技术,确保导管精准到达目标位置。

4. 注入栓塞剂:确认位置正确后,通过导管注入栓塞物质(如海绵微球、PV颗粒等),直径通常在100-300微米之间。有时会同时注入化疗药物,使药物在肿瘤局部形成高浓度。

5. 退出导管:栓塞完成后,缓慢退出导管和导丝,压迫止血,手术结束。

介入栓塞术的治疗原理

介入栓塞术治疗肿瘤主要通过三种机制发挥作用:

1. 阻断血供:栓塞物质堵塞肿瘤的供血动脉,切断其营养来源,导致肿瘤细胞缺血坏死。就像"断其粮草"使敌军不战自溃。

2. 局部化疗:当栓塞剂中混合化疗药物时,药物会在肿瘤局部形成高浓度,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全身副作用较小。

3. 术前准备:对于需要手术切除的肿瘤,术前栓塞可以减少术中出血,为外科医生创造更好的操作条件。

介入栓塞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用情况

介入栓塞术应用广泛,主要包括:

  • 各种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肾癌等
  • 良性肿瘤:如肝血管瘤、子宫肌瘤等
  • 出血性疾病:如外伤性脏器出血、咯血等
  • 其他:前列腺增生、痔疮等
  • 禁忌情况

    以下情况不适合进行介入栓塞术:

  • 患者全身情况极差(恶液质)
  • 重要脏器(心、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
  •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液系统疾病
  • 对造影剂过敏且无替代品
  • 导管无法到达目标区域,可能误栓重要血管
  • 介入栓塞术的优势与效果

    介入栓塞术相比传统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1. 微创性:仅需穿刺一个小孔,避免了大切口和器官切除。

    2. 精准性:在影像引导下可精确定位,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

    3. 可重复性:可多次进行,尤其适合无法手术的患者。

    4. 恢复快:通常术后1-2天即可下床活动。

    5. 费用较低:相比手术,费用更为经济,部分纳入医保报销。

    临床效果方面,有案例显示肝癌患者通过两个周期的介入治疗存活了8年之久。总体手术成功率可达90%-95%以上。但具体效果取决于肿瘤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患者个体情况。

    介入栓塞术作为现代微创治疗的重要手段,为许多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技术和材料的进步,其应用范围和疗效还将不断提高。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