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疫苗的临床应用 肿瘤疫苗的临床应用研究

抗肿瘤食物 2025-08-07 11:02抗肿瘤食物wwww.zhongliuw.cn

肿瘤疫苗的临床应用研究在2025年取得了显著进展,涵盖预防性和治疗性两大方向,并在多种实体瘤中展现出突破性疗效。以下是主要进展和案例:

一、预防性疫苗应用

1. HPV疫苗:全球接种覆盖率提升使宫颈癌等HPV相关癌症发病率下降70%。

2. 乙肝疫苗:通过阻断乙肝病毒感染显著降低肝癌风险。

二、治疗性疫苗突破

1. 个体化mRNA疫苗

  • EVM16(中国):通过AI算法筛选新抗原,联合PD-1抗体治疗晚期实体瘤,临床前研究显示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 mRNA-4157(Moderna):联合Keytruda治疗黑色素瘤,Ⅲ期试验中复发风险降低49%,远端转移风险降低62%,预计2027年上市。
  • BNT122(BioNTech/罗氏):针对癌术后患者,疫苗响应者复发风险降低86%,中位无复发生存期超3年。
  • 2. 新抗原疫苗

  • LK101(中国):mRNA-DC疫苗联合消融术治疗肝癌,4年生存率达100%,显著降低复发率。
  • PGV001(美国):针对多癌种的个性化肽疫苗,50%患者生存超5年,25%实现无病灶生存。
  • 3. 靶向特定突变的疫苗

  • ELI-002:针对KRAS突变型癌和结直肠癌,中位无复发生存期16.33个月。
  • Tedopi:治疗癌的12个月生存率提升至65%,并观察到完全缓解病例。
  • 三、联合治疗策略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如mRNA疫苗与PD-1抗体联用,协同增强T细胞杀伤效果。
  • 术后辅助治疗:疫苗用于清除残留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如癌术后复发率从80%显著下降)。
  • 四、临床挑战与前景

  • 个体化制备成本高:如新抗原疫苗需结合测序和AI预测,流程复杂。
  • 响应率差异:部分疫苗仅对特定免疫微环境患者有效(如癌疫苗响应率50%)。
  • 未来方向:优化抗原筛选算法、开发通用型抗原及新型佐剂是研究重点。
  • 当前肿瘤疫苗已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尤其在黑色素瘤、癌、肝癌等难治性肿瘤中展现出变革性潜力。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