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肿瘤类型与颜色特征
良性肝脂肪瘤: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通常呈黄色或黄白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
恶性肝癌(如肝细胞癌):颜色较复杂,可能因坏死、脂肪变性或胆汁淤积呈现黄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切面常见出血坏死区。
胆管细胞癌:多为灰白色或黄白色,质地较硬,但若合并胆汁分泌异常也可能出现局部黄色区域。
2. 病理机制影响颜色
血供与坏死:肿瘤内部血管减少或血流不畅时,缺血区域可能呈现淡黄色;若发生坏死液化,颜色可能不均匀。
脂肪浸润:部分肝癌伴随脂肪沉积,导致切面颜色偏黄。
胆汁或胆红素沉积:若肿瘤侵犯胆管,胆汁淤积可使局部呈现黄绿色。
3. 诊断与鉴别要点
不能仅凭颜色判断性质:黄色切面既可能见于良性脂肪瘤,也可能是恶性肝癌的坏死或脂肪变性表现,需结合病理活检、影像学(如CT/MRI)及肿瘤标志物(如AFP)综合评估。
其他颜色提示:
红色/暗红色:常见于血管瘤或富血供肿瘤。
灰白色:多见于低分化癌或纤维化区域。
4. 临床建议
发现肝肿瘤后应及时就医,通过超声、增强CT或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治疗需根据病理结果制定,良性肿瘤可能仅需观察,恶性肿瘤需手术、化疗或靶向治疗。
若患者或家属对病理结果有疑问,建议直接与主治医生沟通,避免自行解读颜色等单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