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部肿瘤15厘米黄胆(肝脏肿瘤压迫胆囊 出现黄疸)

生活知识 2025-11-06 11:46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一、病因与病情评估

1. 肿瘤性质判断:15厘米肝肿瘤若为良性(如肝血管瘤),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若为恶性(如肝癌或胆管癌),需结合分期评估治疗难度。

2. 黄疸机制:肿瘤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淤积,引发梗阻性黄疸,表现为皮肤发黄、尿液深黄等症状。

二、核心治疗方案

(1)手术干预

  • 根治性切除:适用于肝功能良好、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可直接解除胆管压迫。
  • 姑息性引流:若无法手术,可通过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或内镜支架置入缓解黄疸。
  • (2)辅助治疗

  • 化疗/放疗:用于缩小肿瘤体积或控制转移,常用药物包括吉西他滨、顺铂等。
  • 靶向与免疫治疗:如索拉非尼、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晚期患者。
  • (3)对症支持

  • 保肝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促进胆汁排泄。
  • 营养管理:高蛋白、低脂饮食,必要时静脉营养支持。
  • 三、注意事项

    1. 多学科协作:需肝胆外科、肿瘤科等联合制定个体化方案。

    2. 术后监测:定期复查肝功能、影像学,警惕复发或并发症。

    四、预后提示

    恶性肝肿瘤合并黄疸预后较差,但及时引流和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建议尽快至三甲医院肝胆外科或肿瘤中心就诊,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最优治疗路径。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