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三阴(三阴性乳腺癌)是指乳腺癌的免疫组化检测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个关键指标均为阴性的特殊类型。以下是其核心特点:
1. 定义与病理特征
分子分型:三阴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属于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的亚型。
检测标准:通过病理活检的免疫组化染色确认,若ER、PR、HER-2均无表达(阴性),则诊断为三阴性。
2. 临床特点
治疗局限性:由于缺乏激素受体和HER-2靶点,对内分泌治疗(如来曲唑)和靶向治疗(如赫赛汀)不敏感,主要依赖化疗、手术和放疗。
预后较差:癌细胞增殖快(如Ki-67指数高)、易早期复发转移,3年内复发风险较高。
3. 症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乳房单侧硬质肿块、皮肤凹陷(酒窝征)或橘皮样改变,可能伴随淋巴结转移。
诊断方法:需结合乳腺超声、钼靶及病理活检,尤其依赖免疫组化结果分型。
4. 治疗现状
主要手段:早期以手术联合辅助化疗为主(如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晚期则需强化化疗或尝试免疫治疗。
研究进展:部分研究中西医结合(如中药调理)或抗血管生成靶向药,但疗效仍需验证。
5. 注意事项
定期筛查:年轻女性发病率上升,建议定期乳腺检查。
个体化方案:需根据分期、身体状况等制定治疗计划,早期干预可提高生存率。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治疗方案或案例,可参考相关医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