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术适应症
骶骨神经源性肿瘤(如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若无明显症状且体积较小,可定期观察;若肿瘤持续增大或压迫神经引起大小便异常、会阴区麻木等症状,则建议手术切除。
恶性神经源性肿瘤需积极手术,术后可能需结合放疗或化疗。
2. 手术方式
肿瘤切除: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后路、前路或联合入路。后路手术通过切除部分椎板暴露肿瘤;前路适用于盆腔内较大的肿瘤。
神经保护:术中需精细分离神经根(如S3神经根),避免损伤以保留大小便功能。
脊柱稳定性重建:若肿瘤侵犯范围广,切除后可能需植入金属固定装置或生物材料。
3. 手术难点与风险
出血控制:骶骨血供丰富,术中易大出血,需提前栓塞肿瘤滋养血管或使用电刀、超声骨刀等技术减少出血。
复发风险:良性肿瘤复发率约8.5%,术后需定期复查(每3-6个月影像学检查)。
4. 术后护理
早期活动:一般术后1周可尝试下床,但需根据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调整。
并发症预防:注意切口清洁、预防感染,长期卧床者需防静脉血栓和褥疮。
康复锻炼:包括物理疗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心理支持缓解焦虑。
5. 技术进展
三维重建技术:术前通过CT/MRI建模,辅助规划手术路径,提高肿瘤切除精准度。
多学科协作:需神经外科、骨科、血管外科等团队配合,以应对复杂病例。
若有具体症状或手术疑虑,建议携带详细资料至专科医院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