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央企 审计署央企审计
一、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企业审计司作为审计行业的核心部门,肩负着中央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企业的资产审计重任。他们致力于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及财务收支进行全面的审查,确保企业运营的规范性和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
特派办如京津冀特派办,以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导向,通过“政治政策项目资金”的审计主线,深入实施审计监督,强化经济问题背后的政治责任监督,确保中央政策的有效落地。
企业审计局如企业审计六局,专注于特定央企的审计任务,如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他们专项负责这些企业的政策落实、资产负债及财务收支审计,确保央企运营合规,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二、审计重点与常见问题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审查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审计发现,部分央企存在收入不实的问题,涉及金额高达数千亿元。这些不实的收入主要源于关联交易抵销错误、跨年度调节利润等违规行为。更有甚者,通过虚构购销业务、合并报表范围不当等方式虚增业绩,令人震惊。
资产管理漏洞也是审计中经常发现的问题。部分央企存在资产不实、闲置及违规处置的现象。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威胁到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工作机制与创新实践
审计工作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将讲政治贯穿审计全程。通过“第一议题”学习机制,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审计项目的政治导向正确。创新是审计工作不可或缺的动力。建设“智慧审计”平台,实现全级次数据贯通,非现场审计覆盖率大幅提升。运用“风险地图”预警系统,提前识别重大风险,为企业的稳健运营提供有力支持。“审计+巡察”的联动机制也大大提高了问题整改率和制度完善度。
四、典型案例
审计工作在反腐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通过审计移送重大违纪违法线索900多件,涉及6000余人。这些线索揭示了政商勾连、靠山吃山等突出问题,为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有力支持。各地审计部门也在积极创新,如湖北省审计厅出台措施,加强对国企领导的审计监督,实施“五大工程”提升监督效能。这些实践为审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