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1. PD-1抑制剂
帕博利珠单抗(K药):适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通过阻断PD-1蛋白增强T细胞活性。
纳武利尤单抗(O药):用于肾细胞癌、霍奇金淋巴瘤等,抑制PD-1信号通路。
国产药物: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等,用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及非小细胞肺癌。
2. PD-L1抑制剂
阿替利珠单抗:针对尿路上皮癌、小细胞肺癌,阻断肿瘤细胞PD-L1与T细胞结合。
度伐利尤单抗:用于肝细胞癌,通过激活T细胞和NK细胞发挥作用。
3. CTLA-4抑制剂
伊匹木单抗:联合PD-1抑制剂用于黑色素瘤,解除T细胞抑制。
二、细胞疗法与疫苗
1. CAR-T细胞疗法
用于血液系统肿瘤(如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通过基因改造T细胞靶向攻击癌细胞。
2. 肿瘤疫苗
HPV疫苗:预防宫颈癌等HPV相关肿瘤。
治疗性疫苗:如前列腺癌疫苗Sipuleucel-T,激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三、其他免疫调节药物
1. 细胞因子
白介素-2(IL-2):刺激T细胞增殖,用于肾癌和黑色素瘤。
干扰素α:抑制癌细胞增殖并增强免疫识别。
四、适应症与选择建议
实体瘤:非小细胞肺癌(PD-L1高表达)、黑色素瘤(PD-1/CTLA-4联合)等。
血液肿瘤:霍奇金淋巴瘤(PD-1抑制剂)、B细胞恶性肿瘤(CAR-T疗法)。
生物标志物:需检测PD-L1表达、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等以优化疗效。
注意事项
副作用: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需定期监测。
联合治疗:常与化疗、靶向药物联用以提高效果。
个体化方案:需由医生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状态制定。
以上药物需在专业肿瘤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严格遵循适应症和用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