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化学性质分类
1. 癌胚抗原类
甲胎蛋白(AFP):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87%患者升高),也见于睾丸癌、卵巢癌等。
癌胚抗原(CEA):广谱标志物,与结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相关,吸烟或良性疾病(如结肠炎)也可能轻度升高。
2. 糖蛋白抗原类
CA12-5:卵巢癌(80%阳性率)、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标志物,月经期或妊娠期可能假性升高。
CA15-3:乳腺癌敏感标志物,晚期阳性率可达80%。
CA19-9:癌(敏感性高)、胆管癌、胃癌的指标,部分健康人群也可能轻度升高。
3. 蛋白质抗原类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癌诊断核心指标,前列腺肥大也可能干扰结果。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肺鳞癌、宫颈癌、头颈癌的标志物。
4. 酶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91%阳性率)、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异性标志。
5. 激素类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滋养层细胞肿瘤(如绒癌)的指标,妊娠期生理性升高需鉴别。
二、按组织来源分类(血液/体液/组织)
血液标志物:如AFP、CEA、CA系列,通过血清检测便捷筛查。
尿液/胸腹水标志物:如CA12-5在卵巢癌腹水中可能升高。
组织特异性标志物:如PSA(前列腺)、Tg(甲状腺癌)。
三、注意事项
1. 联合检测:单一标志物敏感性有限,常需多指标联合(如CEA+CA15-3筛查乳腺癌)。
2. 动态监测:标志物水平变化比单次绝对值更有意义(如AFP持续升高提示肝癌风险)。
3. 假阳性可能:炎症、妊娠等非肿瘤情况可能导致异常,需结合影像学或病理确诊。
如需进一步了解特定标志物(如CA19-9的鉴别诊断),可提供更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