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术治疗(核心手段)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适用于早期、表浅的小肿瘤(非肌层浸润性),通过尿道微创切除肿瘤,保留膀胱功能。术后需配合膀胱灌注化疗降低复发风险。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针对肌层浸润性、体积大或多发肿瘤,需切除整个膀胱及周围淋巴结,并行尿流改道(如回肠膀胱术、原位新膀胱术等)。手术方式包括开放、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如达芬奇手术)。
2. 辅助治疗
膀胱灌注化疗/免疫治疗:术后向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如吡柔比星)或卡介苗,预防复发,尤其适用于TURBT术后患者。
全身化疗/免疫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膀胱癌可采用静脉化疗(如GC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信迪利单抗)。
放疗:用于局部晚期或无法手术者,需精确定位肿瘤部位并配合膀胱充盈状态调整。
3. 其他疗法
靶向治疗与光动力疗法: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局部肿瘤,通过靶向药物或光敏剂杀灭癌细胞。
综合治疗:根据病情联合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提高疗效。
4. 预后与随访
早期发现治愈率高: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需定期膀胱镜复查和影像学检查。
复发监测:术后需长期随访,包括膀胱灌注、尿液检查及CT/B超监测。
提示:具体方案需由泌尿外科医生根据病理分级、分期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建议尽早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