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查肿瘤病变和肿瘤

健康快乐 2025-09-15 15:01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一、症状自查:警惕异常信号

1.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若未刻意减肥却短期内体重明显减轻(如半年内下降10%以上),可能与肿瘤消耗营养有关。

2. 持续性疼痛或肿块

  • 特定部位(如胸部、腹部)反复隐痛或钝痛需警惕。
  • 体表肿块若质地硬、形状不规则(如圆形)、活动度差,或短期内增大,需及时就医。
  • 3. 异常出血或分泌物

    痰中带血、黑便、女性非经期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均可能是肿瘤信号。

    4. 长期发热或疲劳

    癌性发热通常为低热且持续,伴随乏力、头晕可能与肿瘤消耗或脑部压迫相关。

    二、针对性自检方法

    1. 浅表部位触诊

  • 淋巴结检查:用指腹触摸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若淋巴结直径超1cm、质地硬且无压痛需警惕。
  • 乳腺检查:月经后一周,仰卧触诊乳房及腋窝,观察是否有硬块或皮肤凹陷。
  • 2. 观察排泄物变化

    注意大便是否变细、带血或黏液,小便是否颜色加深或有血尿。

    3. 皮肤与黏膜观察

    定期检查痣的大小、形状变化,口腔白斑或溃疡长期不愈需重视。

    三、高风险人群建议结合医学检查

    1.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

    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但需注意良性病变也可能导致指标升高。

    2. 影像学检查

  • 长期吸烟者建议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
  • PET-CT对全身肿瘤定位较精准,但辐射较高,适合高度疑似病例。
  • 3. 内镜检查

    胃肠镜可直观发现消化道病变,40岁以上或有家族史者建议定期筛查。

    注意:自查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