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体肿瘤临床诊断 子宫体肿瘤临床诊断怎么写

健康快乐 2025-07-31 18:00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一、诊断依据

1. 临床表现

  • 异常阴道出血(绝经后出血/月经紊乱)
  • 盆腔疼痛或压迫症状(尿频/便秘)
  • 阴道排液(脓血性/恶臭分泌物)
  • 腹部肿块(子宫增大超过孕12周)
  • 2. 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经阴道/腹部):评估肿瘤位置、大小及血流

    MRI:鉴别肌瘤与肉瘤,评估肌层浸润

    CT/PET-CT:排查转移灶

  • 病理学检查
  • 子宫内膜活检:确诊癌变金标准

    宫腔镜直视下取材:提高黏膜下病变检出率

    3. 实验室检查

  • 肿瘤标志物(CA125/HE4)
  • 血常规(贫血筛查)
  • 二、诊断流程

    1. 初步评估:病史采集+妇科双合诊

    2. 分层检查

  • 低危患者:超声+内膜活检
  • 高危患者(肥胖/糖尿病/家族史):MRI+基因检测
  • 3. 多学科会诊:复杂病例需病理、影像、肿瘤科协同

    三、鉴别诊断

    | 疾病类型 | 鉴别要点 |

    |-|--|

    | 子宫肌瘤 | 超声显示边界清晰,无浸润征象 |

    | 子宫内膜癌 | 病理见异型腺体,伴肌层浸润 |

    | 子宫肉瘤 | 快速增长,MRI显示坏死灶 |

    四、诊断文书规范

    1. 临床诊断书内容

  • 主诉与现病史
  • 查体发现(子宫大小/活动度)
  • 辅助检查结论(需注明检查方法)
  • 初步诊断(按ICD-10编码分类)
  • 建议治疗方案(手术/药物/随访)
  • 2. 注意事项

  • 需明确标注肿瘤性质(良性/恶性/交界性)
  • 特殊类型肿瘤(如PEComa)需备注分子特征
  •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