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吐槽鸿茅药酒
事件回溯:鸿茅药酒的争议风云
回溯至2017年年末,广州的医生谭秦东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振聋发聩的文章。这篇名为《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的文章,从医学专业的角度对鸿茅药酒提出了质疑,特别是对于其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潜在危害以及广告宣传的合法性表示了担忧。文章一经传播,鸿茅药酒的市场形象遭受打击,据说由此导致的经销商退货,使得其经济损失高达80余万元。
不久后,也就是2018年年初,一场因言论引发的法律风波悄然铺开。内蒙古凉城县的警方以“损害商品声誉罪”对谭秦东实施了跨省抓捕。谭医生随即被拘留,在接下来的97天里,他经历了多次审讯,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此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在公众中引起了广泛争议。人们质疑警方与企业的关系是否不当,更对法律程序是否滥用表示担忧。
随着舆论的发酵,谭秦东被捕后的日子里,更多关于鸿茅药酒的内幕被媒体揭露。原来,鸿茅药酒曾因违法广告被25个省市的监管部门通报批评多达2630次,但在内蒙古的地方保护下仍然继续销售。法律界人士也对“损害商品声誉罪”的适用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批评性言论与恶意诽谤之间的界限被重新划定。
后续的影响更是深远。在取保候审期间,谭秦发精神疾病,出现了自残行为,不得不入院接受治疗。多年之后,谭医生因健康问题选择病退,但他表示,不后悔当初坚持发声。这一事件成为了企业滥用公权力打压批评的典型案例,引发了公众对商业监管和言论自由边界的深刻反思。
社会上,网友们对这一事件表达了强烈的关注。他们创作出了讽刺性的打油诗,以调侃的方式表达对鸿茅药酒舆论控制行为的不满。如“劝君莫惹鸿茅酒,鹰犬护主有一手”。谭秦东的遭遇被视为公民权利与企业利益冲突的标志性案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深思。这一事件不仅是对个人权利的挑战,更是对言论自由、商业道德和法律公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