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准妈妈要如何预防流产
怀孕之路上,每位准妈妈都是小心翼翼、慎之又慎。对于她们来说,“流产与保胎”无疑是心中最大的关切。有的准妈妈在怀孕的前三个月,为了胎儿的安全,几乎什么事都不做,以防万一会出现滑胎的情况。而有的准妈妈,仅仅因为出现了一点点血迹,就吓得立即辞职,选择在家躺着保胎。那么,这些做法究竟对不对呢?我们该如何科学避免流产,又该如何正确保胎呢?
怀孕如何避免流产?
在怀孕的早期,尤其是头三个月,胚胎状况尚不稳定,需要特别关注。据统计,大约15%的女性会发生流产,而在所有受孕的胚胎中,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能够成功诞生。成功怀孕并非易事。
专家指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最主要原因,约占自然流产的50%。除此之外,母体因素如子宫畸形、自身免疫因素、甲减、高泌乳素血症等也可能导致流产。还有一种较为公认的原因是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孕激素水平缺乏,使得胚胎无法正常发育。
在孕早期出现先兆流产的迹象时,尤其是阴道出血时,一定要特别警惕。对于准妈妈来说,卧床休息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来证明其能减少流产的发生,但医生通常还是会建议出现先兆流产的孕妇多休息甚至卧床。这是因为出血和腹痛可能意味着子宫收缩,此时减少任何刺激子宫平滑肌的行为可能有助于保胎。
出现先兆流产一定要卧床吗?
一旦出现先兆流产的迹象,医生通常会建议孕妇保胎。保胎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休息和卧床。对于那些已经出现腹痛、流鲜血的孕妇,一定要到医院进行保胎治疗,必要时应该卧床。
黄体酮保胎并不总能成功
由于流产的原因复杂多样,对于个体而言,很难确定先兆流产的确切原因。在未知的情况下,药物保胎是目前有效的方法之一。临床上使用最多的保胎药包括黄体酮、HCG及中药。医生会建议有先兆流产的孕妇检查孕酮水平,因为孕酮水平与胚胎状况有关,并且可以发现黄体功能不足。对于某些原因的先兆流产,如黄体功能不足、子宫敏感性高等,使用黄体酮保胎可以降低子宫的敏感性,减少出血并抑制子宫收缩。黄体酮保胎并不总是成功。
怀孕头三个月的早期流产很大一部分是优胜劣汰的过程。被淘汰的胚胎可能本身就不好,因此也没必要过于惋惜。对于流产的原因,需要详细检查,以避免日后怀孕时出现同样的悲剧。每位准妈妈在怀孕的道路上都会面临各种挑战,让我们为她们加油,祝愿每位宝宝都能健康平安地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