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能治好吗
鼻咽癌,一个我们可能不太熟悉的癌症,对于中年男士尤为多见。当癌症的阴影悄然降临,我们不禁要问,早期发现的鼻咽癌能否有治愈的可能?让我们一起探寻答案。
目录
鼻咽癌早期能治好吗?
鼻炎和鼻咽癌的区别是什么呢?
鼻咽癌常见部位和分型
鼻咽癌的十种检查方法
身体几个表现小心鼻咽癌
一、鼻咽癌早期能治好吗?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相对隐蔽,不易察觉。凤凰中医频道的专家指出,了解鼻息肉的症状是早期发现鼻咽癌的关键。鼻息肉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塞、鼻内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可能出现嗅觉减退、头痛等症状。早期发现的鼻咽癌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治愈的可能性较大。
二、鼻炎和鼻咽癌的区别是什么呢?
生活中,鼻炎的发生概率远高于鼻咽癌,但两者容易混淆,导致误诊。鼻腔与鼻窦、咽部等相邻部位相互影响,鼻腔癌变可能引发一系列症状。虽然鼻癌也可能出现鼻塞症状,但鼻炎和鼻癌的鼻塞特点有所不同。鼻炎的鼻塞呈交替性、间歇性,而鼻癌的鼻塞则呈进行性、持续性。鼻癌还可能伴有鼻出血、嗅觉减退等症状。正确区分鼻炎和鼻咽癌至关重要。
三、鼻咽癌常见部位和分型
鼻咽癌最常见于鼻咽顶部,其次为侧壁和咽隐窝。肉眼观可分为结节型、菜花型、浸润型和溃疡型四种形态。组织学类型上,鼻咽癌绝大多数起源于鼻咽粘膜柱状上皮的储备细胞。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等。
《探索鼻咽癌的隐秘面貌》
被称为大圆形细胞癌或淋巴上皮癌的鼻咽癌,其癌巢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与间质界限模糊。这些癌细胞体积较大,富含胞浆,核大呈空泡状,核膜清晰,常伴随有淋巴细胞浸润。另一类型的癌细胞较小,形态呈圆形或短梭形,弥漫分布,无明显癌巢形成,恶性度较高。
鼻咽癌的检测手段丰富多样,让我们深入了解其中的十种主要检查方法。首先是鼻咽镜检查,通过间接和纤维鼻咽镜,可以清晰观察到鼻后孔、鼻腔后部等关键区域。除此之外,全面的临床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头颈部、眼部以及脑神经的检查。X线检查、放射性核素骨显象诊断、CT检查、B型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等医学影像学检查,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肿瘤的范围、颅底骨破坏情况以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血清学诊断则通过检测EB病毒抗体水平来辅助诊断鼻咽癌。病理学诊断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通过口腔咬取活检、鼻腔鼻咽活检、鼻咽部细针穿刺等方法获取活组织进行诊断。
鼻咽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由于症状如涕血等与常见疾病如鼻炎、咽炎、感冒等相似,容易让人忽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该保持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空气污染已经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健康,我们应该加强防癌知识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实现早期治疗。全国雾霾问题严峻,每一个微小的身体反应都可能成为重要的警示信号,我们要保护好自己,警惕鼻咽癌的到来。关于鼻咽癌的警示
在两广地区,涕中有血丝的情况常常被轻视,很多人将其误认为是普通的“热气”,简单地喝些凉茶便想解决问题。这种忽视可能导致治疗的延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中,涕中带血很容易被忽视。
大约有一半的患者会出现鼻塞的症状。无论是鼻后孔被癌灶堵塞,还是癌灶侵入后鼻腔,都可能导致鼻塞,且多为单侧鼻塞。单侧鼻塞且症状逐渐加重时,应提高警惕,这与感冒时的双侧或交替鼻塞不同,感冒好转后,鼻塞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
鼻咽癌还可能引起耳鸣和耳闷。耳朵与鼻子之间的咽鼓管在两者间起到了连接作用。当鼻咽部出现肿瘤浸润、压迫咽鼓管时,会导致耳堵塞感、耳鸣甚至听力下降。需要注意的是,中医中的肾阴虚也会导致耳鸣症状,因此当一侧耳朵出现上述症状且进展迅速时,应及时就医。
约四分之一的患者会以持续头痛为首发症状。这种头痛常表现为持续性、偏向一侧,通常是由于鼻咽癌侵犯、破坏颅底骨质或压迫神经、血管导致的。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如果出现持续性头痛且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时,应进行头颈部检查。
当病灶压迫支配眼活动的神经时,可能导致眼部症状,如复视(重影)和眼球活动受限等。复视初时可能只是往某一方向看时出现重影,但随后可能发展到各个方向都有重影。
值得注意的是,约7/10的鼻咽癌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出现了颈部淋巴结肿大。这是鼻咽癌转移到颈淋巴结的转移病灶的表现。肿大淋巴结最初多出现在上颈部,尤其是下颌骨的后方(耳垂后方区域),然后逐渐向下颈部、锁骨上窝发展。这些淋巴结开始可能是单个的,后来可能变为多个,通常无痛感。
对于以上症状,我们应保持警惕,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