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肿瘤性质决定基础治疗方向
1. 良性肿瘤(如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腺瘤):
若体积小(通常<5cm)且无症状,一般无需手术,定期观察即可。
若肿瘤增长快、压迫周围组织或存在破裂风险(如表浅位置>5cm的血管瘤),则需手术切除。
肝腺瘤因有恶变倾向,发现后常建议尽早手术。
2. 恶性肿瘤(如肝癌):
早期肝癌(单个肿瘤≤5cm或3个以内小肿瘤)可通过手术根治,5年生存率达70%-90%。
中晚期肝癌若已扩散或肝功能严重受损,则可能失去手术机会,需采用消融、靶向等替代疗法。
二、手术可行性评估标准
1. 病灶特征:
大小:恶性肿瘤越小手术效果越好,良性肿瘤>5cm才考虑手术。
位置:局限在单侧肝叶且未侵犯主要血管更适合手术。
2. 肝功能:
需Child-Pugh分级A/B级,剩余肝脏体积需足够维持功能。
3. 患者状态:
年龄、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需能耐受手术。
三、替代治疗方案
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可选择:
局部治疗:射频消融(适合小肿瘤,并发症少)、介入治疗。
系统治疗:靶向药、免疫治疗等。
四、术后风险与监测
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肝功能衰竭等,术后需密切监测。
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40%-70%,需定期复查。
建议尽快就医完善增强CT/MRI、肝功能等检查,由肝胆外科专家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