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搭简易泳池让娃体验抓泥鳅
近期,各地幼儿园掀起了“抓泥鳅”活动的热潮,成为了儿童节的一大亮点。这项活动既传承了传统游戏的精髓,又融合了现代教育的理念,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收获成长。
一、活动魅力所在
1. 能力培养:捕捉滑溜溜的泥鳅,对于幼儿来说是一项充满挑战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每当成功捕捉到一个泥鳅,孩子们都会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
2. 安全至上:活动场地采用超大雨布和轮胎搭建的浅水池,水深仅几厘米,确保了孩子们的安全。教师全程监护,并融入了防溺水的安全教育,让家长们无需担心。
3. 代际共鸣:“90后”的园长将童年的记忆创新再现,多名幼儿分批参与,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
二、教育创新的亮点
1. 自然教育:让孩子们接触鲜活的生物,了解泥鳅的生活习性,培养生态意识,感受大自然的奥秘。
2. 食育延伸:部分幼儿园将捕获的泥鳅经过专业处理后,作为午餐的食材。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能体验捕捉泥鳅的乐趣,还能了解食物的来源,形成“捕捉-烹饪-食用”的教育闭环。
3. 教师示范:有些教师为了克服恐惧,反复练习捉泥鳅,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们,鼓励他们勇敢尝试。这种身教胜于言传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在模仿中成长。
三、活动优化建议
为了让这项活动更加完美,以下是一些优化建议:
1. 场地规划:参照沙池的建设标准,确保每人有2以上的活动空间,并设置圆角边框进行防护,让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
2. 器材准备:配备PE防水围兜、钝头塑料镊子等安全工具,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分组进行活动,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
3. 应对争议:提前对泥鳅进行检疫,并说明水质情况,回应个别家长对卫生安全的关切,消除他们的疑虑。
这项“抓泥鳅”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平衡。正如湖北某幼儿园的“韧体节”活动,最终以梦幻泡泡秀升华了孩子们的活动体验,为他们留下了珍贵的童年记忆。正值六一儿童节期间,各地幼儿园不妨开展此类亲水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留下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