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并不完全相同,它们在性质、生长方式、来源组织、恶性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主要分类和区别:
1. 按良恶性分类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晰,通常不会转移(如脂肪瘤、纤维瘤)。手术切除后复发率低,对生命威胁较小,但可能影响局部功能或美观。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易转移和浸润周围组织(如肺癌、胃癌),需综合治疗(手术、化疗、放疗等),预后差异大。
交界性肿瘤:介于良恶性之间,生物学行为不确定,需密切监测。
2. 按组织来源分类
上皮组织来源:如腺癌、鳞癌(常见于肺癌、胃癌等)。
间叶组织来源:如肉瘤(纤维肉瘤、骨肉瘤),恶性程度可能更高。
血液系统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属于全身性疾病。
3. 按分化程度分级
高分化(G1):细胞接近正常,恶性度低。
中分化(G2):恶性度中等。
低分化(G3)与未分化(G4):细胞异型性大,增殖快,预后差。
4. 其他分类标准
解剖部位:如肝癌、乳腺癌等,不同部位治疗策略不同。
基因突变:如EGFR突变肺癌,靶向治疗需精准匹配。
HPV相关性:如部分口咽癌与HPV感染相关。
肿瘤的异质性决定了其治疗和预后的多样性。即使是同一部位的肿瘤(如肺癌),也可能因病理类型、分期或基因差异而需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