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肝癌 >>

性成瘾的可怕之处在哪

肝癌 2025-06-02 12:55肝癌症状www.zhongliuw.cn

在性的话题中,“性成瘾”一词时常被提及,我最初听到时并未过多关注。在我看来,这个词与那些关于手淫有害、有罪,或是守贞的宣扬并无太大区别,仿佛只是旧酒换新瓶,老调重弹。

原本并不想对此过多评论,因为这更多属于性社会学的范畴,而且我觉得关注本身就是在强化它。但近期彭晓辉教授的博文《关于“性成瘾”的讨论》让我深思。联想到我所遇到的一些来访者,他们因这一问题而倍感困扰,我意识到这个话题缺乏学术严谨性,并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那些易受暗示的个人,以及已经深受性强迫思维折磨的人。

我对“性成瘾”这个词持反对态度。它的出现似乎是对现代人智商和思维能力的某种嘲讽。真正判断一个词是否成为概念,其实并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和复杂的逻辑。

对于“成瘾”,我首先联想到的是烟瘾、酒瘾等物质依赖。这些物质会对人造成明确的生理损伤。那么,性行为是否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呢?根据我的医学知识,只有在某些特定的生理疾病情况下,性行为才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性行为本身就对人体有害,那么人类恐怕早已不存在。

有人可能会说,过度的性行为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过度”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呢?仅仅因为性行为频繁就被认为是过度吗?我所了解的那些自称自慰频繁的男性,实际上他们的自慰频率并不高,有些甚至一周只有两次或更少。显然,他们所感受到的强迫思虑并非源自自慰行为本身。

我曾遇到一个母亲,她因为听到老师说“适当,不要过度”,就开始反复追问“什么是最正确的适当自慰?”当她被问及这个问题对她的意义时,她透露年轻时的一次自慰经历让她觉得自己变得“”。她和儿子的关系也已经糟糕透顶。这位母亲的症状既有具体的心理学、精神病学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

有临床意义的“成瘾”的第二个特征是当事人既不接受自己的成瘾行为,又无法自控,即表现出反强迫的现象。例如,一位当事人虽然其性生理反应和夫妻生活频率在一般人中属于中上水平,但她出于夫妻关系的原因,愿意接受性治疗。而那些给自己或别人贴上“性成瘾”标签的人,是否是因为不能接受自己的性冲动、享受到性满足后的快乐、与自己有重要关系的人的不接受,或是自己的性行为不被某些反性的社会群体接受呢?

“性成瘾”这个话题需要我们谨慎对待。在理解这个概念时,我们需要保持独立思考,不被外界的标签所左右,真正接受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不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性,并与之和谐共处。你是否从未深入思考过自己为何无法接纳自己内心的矛盾,只是单纯地感受到一种排斥的力量?这种情绪蔓延开来,让你因为焦虑而焦虑,以至于最初的焦虑源头已经被你遗忘。正如你所尊敬的马晓年老师所说:“真正重要的是个人的态度,而不是他人的态度。”如果你因为内心的痛苦而寻求帮助,那么就应该得到援助。就像对待自我适应不良的同性恋者一样,虽然我们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问题,但我们会提供援助而非试图改变他们。在一个崇尚人性、尊重自由选择的多元社会里,性治疗机构也在有针对性地为那些因性困扰而寻求帮助的人们提供深入而全面的支持。

性行为或性欲的强烈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在于,由于各种原因,个体在认知、情绪和意志力方面难以对自身的性行为达到协调。我所理解的性治疗,关注的是一个个完整的人,而非单一的症状。我们要从个人的纵向成长和横向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他们,从而深刻体会他们的性困扰。这包括理解他们为何选择性地关注“性成瘾”、“手淫有害”等问题,帮助他们实现生理、人际关系和自我内心的平衡,使每个人都能实现独特的自我存在。

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勇敢的举动。只有当我们敢于面对自己的矛盾和冲突,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从而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性治疗机构的使命是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支持和指导,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理解和尊重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展现真实的自我。

上一篇:90年属什么90年属什么生肖配对最佳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