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指标检查有多少年了

肺部肿瘤 2025-09-16 14:23肺癌治疗www.zhongliuw.cn

1. 发展历程

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随着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成熟。1965年发现的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肿瘤标志物之一,主要用于肝癌和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此后数十年间,多种标志物(如PSA、CA125等)陆续被发现并投入临床使用。

2. 技术迭代

  • 早期阶段(20世纪60-80年代):以放射免疫分析技术为主,灵敏度较低。
  • 现代阶段(90年代至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法等技术的普及显著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 3. 当前应用

    如今,肿瘤标志物已成为癌症筛查、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的重要工具。例如:

  • 健康人群:建议每1-2年检查一次,高危人群(如家族史或老年人)需缩短间隔至3-6个月。
  • 患者群体:治疗期间可能需每3个月复查,稳定后延长至半年或一年。
  • 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的结果需结合影像学、病理学等综合判断,单独检测不能确诊癌症。其临床价值更多体现在动态监测而非单次结果。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