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原则
1. 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大多数滋养细胞肿瘤(尤其是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对化疗高度敏感,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低危患者采用单药化疗(如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高危患者需联合化疗(如EMA-CO方案)。
化疗有效性评估标准:每疗程结束后18日内血hCG下降至少1个对数。
2. 手术治疗的辅助作用
用于控制大出血、切除耐药病灶或缩短化疗疗程。
常见术式包括清宫术、子宫切除术、肺叶切除术等。
无生育需求且病灶局限者可考虑全子宫切除术。
3. 放射治疗的特定应用
主要用于脑转移、肝转移或肺部耐药病灶的姑息治疗。
4. 分层与个体化治疗
需根据临床分期、预后评分(如WHO评分)及患者生育需求制定方案。
高危患者hCG正常后需巩固3-4个疗程化疗(2024年NCCN指南更新)。
二、指南更新要点(2024-2025年)
1. 葡萄胎管理
清宫术后激素避孕推荐口服避孕药至少6个月。
若胸部X线提示转移,需行增强CT/MRI全面评估。
2. 随访监测调整
持续性葡萄胎治疗后hCG监测延长至6-12个月(原为6个月)。
低危患者随访1年,高危患者随访2年。
3.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
治疗以手术(全子宫切除)为主,化疗(EMA-EP方案)为辅。
保留生育功能者需严格评估,术后复发风险较高。
4. 脑转移处理
新增开颅手术选项,适用于孤立转移灶或需急诊减压者。
三、特殊注意事项
hCG监测:治疗期间每周检测,正常后仍需定期随访。
生育保护:年轻患者需权衡手术与化疗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多学科协作:复杂病例需联合妇科肿瘤、放射科等多学科会诊。
如需具体化疗方案或手术适应症细节,建议参考NCCN指南(2024.V2)或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