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作为初步筛查手段,可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血流情况及内部结构(如囊性或实性)。对于浅表肿瘤(如脂肪瘤、纤维瘤)效果较好,但深部肿瘤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X线检查:虽然主要用于骨骼评估,但可辅助观察软组织肿瘤的范围及其与骨质的关系,例如判断是否侵犯骨膜。
CT检查:能清晰呈现肿瘤的形态、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适用于评估肿瘤的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最高,可多平面显示肿瘤与肌肉、血管、神经的解剖关系,是诊断软组织肉瘤的重要工具。
PET-CT/PET-MR:用于评估肿瘤代谢活性和全身转移情况,PET-MR辐射较低,适合儿童或需多次检查的患者。
2. 病理活检
穿刺活检:在超声或CT引导下取样,通过病理分析确定肿瘤的良恶性及类型,是诊断的“金标准”。
手术切除活检:适用于小体积或表浅肿瘤,既能诊断又可治疗,但需注意避免肿瘤扩散。
3. 实验室检测
免疫组化分析:通过特定抗体标记肿瘤细胞蛋白,辅助鉴别组织来源(如S-100蛋白提示神经鞘瘤)。
基因检测:针对特定肉瘤(如滑膜肉瘤)检测特征性基因突变,指导靶向治疗。
注意事项
检查选择:浅表肿瘤可先做超声,深部或复杂肿瘤需结合MRI或CT;疑似恶性时需病理确诊。
辐射考量:PET-CT辐射较大,儿童或孕妇可选MRI或PET-MR。
多学科协作:恶性肿瘤需结合影像、病理和临床制定综合方案。
若发现不明肿块,建议尽早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