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重点研究机构与合作项目
1.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与智飞生物合作研发EB病毒疫苗,涉及专利技术转让及产业化推进,合作金额超亿元,目标针对EB病毒相关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的早期防治^^。
2025年与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蓝鹊生物签署战略协议,共同开发中国首个治疗性EB病毒mRNA疫苗,加速临床转化^^。
该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肿瘤学基地之一,拥有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多项国家级科研平台^^。
2. 国家疫苗研究中心
由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于2021年提案成立,旨在整合全国疫苗研发资源,推动技术创新,重点支持突发公共卫生(如新冠疫情)的疫苗研发^^。
3. 其他机构动态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主导新冠灭活疫苗研发,并布局基因治疗药物平台^^。
中山一院王骥团队:2025年在《自然》发表肿瘤治疗性疫苗佐剂研究,提升抗原递送效率^^。
新合生物:开发全球首个靶向胃癌公共新抗原的mRNA肿瘤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
二、国际协作与学术进展
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2022年启动,五国联合推动疫苗技术共享与生产合作,强化公共卫生防线^^。
mRNA技术应用:在肿瘤疫苗领域取得突破,如自扩增mRNA疫苗可激活强烈免疫反应,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对实体瘤有效^^。
三、研究方向与挑战
病毒相关肿瘤疫苗:EB病毒疫苗研发是当前热点,但需解决免疫机制不清、设计难度大等问题^^。
合成生物学应用:通过改造微生物载体(如流感病毒)增强肿瘤抗原递送效率,但仍需优化免疫原性^^。
如需更具体领域的信息(如某机构详细技术或临床进展),可进一步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