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状反复出现,可能是胰岛素瘤在“作怪”,千万别搞错了

恶性肿瘤 2025-02-18 14:00恶性肿瘤www.zhongliuw.cn

谢先生,一位来自江西的42岁男士,长期忍受着头晕、心悸和冒冷汗的折磨,这种症状已经持续三年多了。他曾辗转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寻求治疗,但始终未能找到确切的病因。最近,他来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找到了胆胰外科的周泉波副教授。

周泉波副教授在详细询问了谢先生的病史并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后,认为他的症状与胰岛素瘤的临床表现相符。胰岛素瘤,这个被周泉波副教授称为“隐匿的杀手”的疾病,早期表现为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心悸和冒冷汗等。如果频繁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引起警惕并及时就医。

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周泉波副教授发现谢先生的胰体尾交界部位有一个大约1.5cm的占位,考虑为单发胰岛素瘤。考虑到胰岛素瘤的潜在恶性,周泉波副教授决定为谢先生实施全腹腔镜下保脾胰体尾切除术。这种手术与传统的体尾肿瘤手术不同,保留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手术难度很大,就像在钢丝绳上跳舞一样。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风险,周泉波副教授采用腹腔镜微创完成手术,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手术过程历时约2.5小时,术中出血量小于20ml。肿瘤切除后,谢先生的术中血糖即刻上升至正常范围。术后石蜡病理结果证实,切除的确实是胰岛细胞瘤。术后,谢先生没有出现低血糖,和功能良好。近日,他回院复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良好,康复十分顺利。

周泉波副教授提醒,胰岛素瘤的治疗难点在于术前定性及准确定位。除了常规CT和MRI检查外,还需要结合超声内镜、PET-CT检查及术中超声等其他诊断方法。胰岛素瘤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规律饮食调理或长效生长抑素等方法控制低血糖症状。但手术仍是治愈胰岛素瘤的最佳选择,约90%的胰岛素瘤为良性,手术切除肿瘤后患者可获得治愈。对于频繁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到专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术后查房,周泉波副教授团队展现医术精湛

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的病房里,周泉波副教授(左三)正为患者精心查房。这里,以胆胰外科主任刘超教授为引领,专业组一直在微创治疗良、恶性肿瘤方面付出着持续的努力。多年的临床实践,让这里积累了丰厚的临床治疗经验。目前,该科室已常规开展了多项先进的手术技术,如腹腔镜胰十二指肠扩大根治术、胰体尾癌根治性切除术以及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该医院癌患者术后一年的生存率高达60%,已然跻身国内顶尖行列。

周泉波副教授作为指导专家,在肝胆胰肿瘤疾病的诊治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腹腔镜微创外科治疗。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联合胰周后腹膜神经清扫治疗Ⅰ/Ⅱ期癌的新方法,这一技术显著改善了癌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周教授不仅是博士生导师,还荣获首届广东医学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称号。他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在各类权威医学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

周泉波副教授还担任多个重要学术职务,包括中国医师协会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促会疾病专业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等。他的专业成就和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这个优秀的团队里,周泉波副教授与同事们共同努力,不断推动疾病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这个团队不仅在技术上追求卓越,他们的医疗精神和对患者的关怀也同样令人钦佩。在周泉波副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和人文关怀。他们的努力,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