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出血手术后如何护理
颅内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需极为谨慎,手术的时机和术后的护理都至关重要。对于急性发作的颅内出血,抢救工作尤为重要,否则可能出现大出血导致死亡。颅内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但手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
目录:
老人颅内出血吃什么好
颅内出血手术后如何护理
颅内出血头疼按什么穴位可以缓解
什么是创伤性颅内出血
脑血管畸形易致颅内出血
关于老人颅内出血,饮食调理也很重要。应多摄入天然抗凝与被动脂食物,如黑木耳、大蒜、洋葱等,有助于减少心肌梗死与缺血性中风。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如海参、泥鳅等,可以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菠菜、龙须菜等,可以降低血中高半胱氨酸水平,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对于颅内出血手术后如何护理的问题,术后需要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改变。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术后还要保持正确的卧位,并按全麻病人术后护理常规进行。
颅内出血引起的头疼可以通过按揉翳风穴、按压头窍阴穴、揉捏风池穴等穴位缓解。
创伤性颅内出血是由于脑部受到严重创伤导致的出血,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脑血管多有硬化,顺应性差,受伤时脑室容易扩张并引发出血。脑室内出血的诊断依赖于头颅CT检查。轻度脑室内出血可以通过止血药物及腰穿放脑脊液进行治疗。
面对严重的脑室内出血,尤其是脑室铸型的患者,早期急诊手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从相关文献及我们的经验来看,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特别是在预防急性脑积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多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术,针对积血严重的一侧进行引流,时间一般控制在5至7天,避免过长时间引发颅内感染。在此基础上,结合脑室外引流和腰穿放脑脊液的方法,实现脑脊液置换的目的。术后第二天即可进行腰穿,目的是排出血性脑脊液,每次约放30ml。为防止颅内压过低,可在放出脑脊液后注入抗生素或生理盐液。对于脑室铸型患者,单纯腰穿治疗存在诱发脑疝的风险,因此应先用脑室外引流,7天后再考虑腰穿治疗。
随着医学的进步,脑室镜也被广泛应用于脑室内出血的治疗。其不仅能清除血肿,还能在镜下进行止血,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关注一种可能导致颅内出血的隐藏疾病脑血管畸形。这是一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脑血管发生的先天性非肿瘤性发育异常,其中脑动静脉畸形占90%以上,就像一颗不定时隐藏在脑内。
脑血管畸形的症状通常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突发脑出血后才发现。这种畸形的脑血管在受到刺激如情绪激动、醉酒、吸烟、高度紧张或性行为时,可能因无法承受突然升高的压力而破裂出血。一旦出血,半数以上的患者预后不良,死亡率高达25%。
尽管脑血管畸形发病突然,但并非毫无征兆。患者可能出现搏动性头痛、久治不愈的癫痫、发育延缓、视力障碍、脑积水、颅内血管杂音等症状。儿童可能表现出进行性高搏出量心力衰竭、不能走长路、读书成绩下降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警惕是否是脑血管畸形,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最好做脑血管造影。
一旦确诊为脑血管畸形,应尽早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介入栓塞、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传统开颅手术。其中栓塞加伽马刀的联合治疗法被认为是较好的治疗方式,多数患者恢复良好。对于患者而言,及早发现、及时诊断、积极治疗是降低脑血管畸形带来的风险的关键。